印刷油墨的特性你知多少?(二)發表時間:2021-07-29 16:41 上期我們主要介紹了油墨的印刷質量適性,本期我們主要介紹油墨的流動性。 油墨的流動性主要包括包括黏滯性、黏著性、黏彈性以及屈服值和觸變性等。 1.黏度 油墨黏度是指油墨流動時的黏滯程度,它是表征油墨流體流動阻力大小的指標。膠印油墨的黏度主要取決于所用連結料的固有性質和顏料顆粒的大小、含量及其在連結料中的分散狀態。顏料含量高,油墨黏度大;顏料顆粒大,油墨黏度小;顏料分散度好,油墨黏度小 在膠印過程中,一定的黏度是保證油墨正常傳遞轉移的主要條件,也是決定油墨印跡牢度、清晰度和光澤度的重要條件。油墨黏度過大時,油墨的傳遞、轉移困難,易造成版面墨量不足,造成花版;黏度過小時,易產生浮臟,嚴重時會造成油墨過度乳化或使其不能保持正常的傳遞、轉移,并逐漸在墨輥、印版和橡皮布上堆積。當堆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引起糊版。 2.黏著性 油墨從墨斗向墨輥、印版、(橡皮布)承印物表面轉移時,油墨薄膜先是分裂,而后轉移,墨膜在這一動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阻止墨膜破裂的能力,叫做油墨的粘著性。量度油墨粘著性的物理量,叫做油墨的Tack值。 油墨的Tack值可以用油墨粘著性儀來測量。 印刷過程中,如果油墨的粘著性和承印物的性能、印刷條件不匹配,則會發生紙張的掉粉、掉毛、油墨疊印不良、印刷版臟污等印刷故障。 油墨的粘著性,可以用撤粘劑或ZY油墨添加劑進行調整。 3.黏彈性 黏彈性是指,油墨流動時產生的黏性和彈性現象,它是表征墨層在分離過程中,墨絲斷裂后所顯現的黏彈性質。油墨的黏彈性主要取決于油墨所用連結料的黏彈性。在印刷過程中油墨轉移時,由于黏度和黏性的關系,在一定的拉力下油墨被拉拽成絲,當其分離斷裂后墨絲迅速回縮,這種回縮現象與變形速度和力的作用時間有關。 在迅速變形的條件下,作用時間短,看上去很像固體的彈性現象,而在緩慢變形的條件下,作用時間長,則差不多變成像液體一樣的黏性流動。墨絲的長短主要取決于印刷速度的快慢,印刷速度越快,墨絲越短,墨絲短,墨層厚實,圖文清晰。但若墨絲過短,下墨性不好;而墨絲過長,又容易發生飛墨現象。 4.屈服值 油墨的屈服值是指,油墨在開始流動時所需的最小外力。它是用來表征油墨由彈性變形到流動變形過程的黏滯現象和性質的,主要取決于油墨所用連結料的流變性質和其本身的黏度。 在調墨或膠印過程中,當油墨在切變力作用下開始變形時,并不是立即流動的,只有當切變力大于油墨理論屈服值時,才開始流動。 因此,油墨的屈服值影響油墨的流動度。 另外,油墨的屈服值也能表明墨體的稠度和軟硬特性,一般屈服值越大,墨體越硬;反之則軟。因此油墨由墨斗進入勻墨過程時,常因屈服值過大而不易勻開,如果不攪動就下墨不暢。 5.觸變性 油墨觸變性是指,油墨在外力作用下而引起流動性變化的特性。膠印油墨是塑性流體,觸變性是其流變特性之一,在調墨過程中,油墨經攪拌墨體由硬變軟,由稠變稀,黏度下降,流動性增大;當停止攪拌或靜置后,墨體又隨之由軟變硬,由稀變稠,黏度上升,流動性減小。 膠印油墨的觸變性與工作環境的溫濕度變化無關,主要是由于墨體中顏料的絮凝造成的。而該絮凝過程,又是可逆的。一般地說,油墨的觸變性主要取決于油墨所用顏料和連結料的性質。其中,以顏料顆粒、表面性質及其在油墨中所占體積影響為大。 膠印油墨的觸變性,在膠印印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膠印印刷過程中,由于墨輥的作用,油墨傳遞時的流動性、延展性也隨之增大,直至轉移到印張上后,由于外力消失,其流動性、延展性減小,隨之由稀變稠,從而保證印跡網點的準確性與清晰度。 備注:文章來源于深圳印刷廠 book0755.com步殼印刷,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